“以前施工稍不注意就挖断水管,黄泥水哗哗流,居民投诉电话响个不停。现在不同了,每处工地开工前都有供水公司‘导航图’,巡查员天天报到,执法队随时待命,这根弦绷得紧!”谈起市政施工供水管网保护新变化,信阳市12345热线供水特邀客服代表陈芳芳深有感触。这份改变,源于市供水公司深入探索实施“未诉先办”机制,以“办好一件事、解决一类事”为准则,不断完善我市中心城区市政道路供水管网全链条防护机制。
今年5月,针对群众集中反映的“路政施工频发供水管损,引发水质波动”问题,市委、市政府高位推动,市城管局牵头联动住建、公安等多部门,出台《中心城区市政施工供水管网保护工作方案》,推出信息共享、协同监管、刚性执法等13条硬核举措。短短数月,一套覆盖“事前预警、事中盯防、事后严惩”的立体市政供水防护网在中心城区全面铺开。
“以前找管线靠图纸,现在点点屏幕,地下管网走向、埋深一目了然。”市供水公司技术部负责人汪昊明正展示我市中心城区供水管网普查图。图上明确标识了城区581公里供水管网真实数据,成为施工方动工前的“规范指南”,同时,供水巡线员主动对接每个在建项目,送达《施工避让保护联系单》,提供温馨“护航卡”,目前动态更新的管网保护台账将覆盖所有在建项目,从根源上避免了“误伤管网”。
近期,在北环路改建拓宽施工现场,供水公司巡查员符春雨正核对施工单位探挖记录:“靠近管网3米必须人工开挖,机械作业一律暂停——请您遵守!”如今,由供水管网巡查员、监察队员、城市水务执法队员组成的联合巡查组定期穿梭于工地间。一旦发现违规操作,立即启动“巡查-警告-执法”三级响应。同步建立执法联动机制,对施工方违规施工行为依据《城市供水条例》《河南省城市供水管理办法》进行处罚和追责,形成震慑效应。
成效立竿见影。统计显示,2024年度,中心城区市政管网明漏抢修共149处,其中由于市政施工损坏供水管网达102处,占比68%。新机制运行后,情况显著改善,因施工导致的管网破损涉水诉求率较去年同期下降35%。近期回访显示,群众对供水保障满意率显著提升。
“保护管网就是守护城市生命线。”市城管局分管负责人高光福表示,当前我市正加速完善供水GIS管网系统和数字孪生系统,预计2026年底前将实现施工监管全流程线上追踪。同时强化应急抢修“一刻钟响应圈”,确保破损管网易修复、少停水。
以“小切口”直击民生痛点,用硬举措筑牢城市“生命线”,市供水公司将始终以用户“水保姆”、城市“水管家”为己任,用心用情保障中心城区安全稳定供水,为打造智慧、宜居、韧性城市贡献力量。